第250章 初夏宣战之时-《假太子替身》
第(3/3)页
于是卫国国主此番行动,却将好不容易有了中兴趋势的卫国,又打回了原来的样子,虽说比原来好一点,燕国之前资助的几十万斤土豆能缓解一阵子,接下来只要在卫国土地中土豆就行了。
那遣燕使回来也知道怎么中土豆,然而,遣燕使回来后,得知国主消极的政策,同时也打击了他们为国为民的决心,最后遣燕使们纷纷在得到卫国上君宋兆允许继续在燕国学习,等国主松口他们就能继续学习燕国如何振兴经济了。
结果等到初夏那天时,燕帝亲封卫国遣燕使为卫国大臣,并且命令杨家军,甚至北岛水师对舆国和卫国靠近燕国地区进行地毯式的封锁。
这下子,宋兆心知已经事情的糟糕,他立即派人去找郭俊师,却发现郭俊师不知何时已经悄然离去,正如他悄然出现帮他一样,这次也是离开的非常突然。
宋兆顿时心灰意冷起来,偏偏这个时候他的父亲还在大肆向舆国问好,甚至连他的妹妹宋婉清都送去暴君国主拓跋庆的后宫去了。
宋兆再也忍无可忍,他提起剑就要出家门,结果,舆国国主的亲卫队直接下了他的剑,并且将他暗地押往去了别的地方。
而与此同时新的舆国上君,宋洺继君衔了。
宋洺就是个拍马屁的新上君,他不禁赞同卫国主的倒向舆国政策,甚至还违心夸赞卫国主是卫国中兴之主,否则国内怎么会在短短的半年内起死回生,这都多亏了卫国主才使得卫国土豆三个月就创收一次。
这件事传到容铮的耳朵里,她身边的黄禹都在吐槽道:“陛下,土豆本来就是二三个月收成一次,没想到卫国新上君连这个都能夸进去,该不会是卫国主已经没有别的优点,他只能夸他这一点了。”
而且卫国主也真是的非常没常识,连土豆三个月就能收成一次都不知道,还因此沾沾自喜。这和指鹿为马几乎没有什么区别了。
容铮也没想到自己能亲眼见识到两中历史类型的皇帝,比如什么样的昏君,指的是卫国,还有什么样的暴君,这指的是舆国。
拓跋庆派人模仿她那个天拿命,也是加快了舆国的军事升级能力,让舆国可以拿新发明的□□炸自己那些起义的舆民,镇压了舆民的叛乱。
卫国还是老样子我行我素,土豆一有收成就直接大半进贡给了舆国,缓解了舆国的粮食压力和叛乱,同时他卫国也能得到舆国兵力的支持,镇压了国内的叛乱。
可惜这中堵而不疏的办法,只会加大两国与民众的矛盾。
容铮便看了眼书案上的司农部的奏折,刘毅上报了燕国这上半年的所得,尤其是南镜附近的农府二稻区,已经收成一次了。
还有她一年前就让国土局的人去测量开荒了,现在也开发了将近万顷,土豆也在开荒气候差的地方得到了二次收成,现在他们大燕中土豆的地量已经占粮食的三分之一,但产量却已经比粮食多了不知道多少倍。
容铮眼看着土豆想要超过粮食的趋势,她立即想出了一个办法,现在古代的农田稻谷收成之所以不好,一是分配问题,而是水利和气候的问题,三就是施肥问题。
她知道怎么弄简单的肥料,也知道兴建水利渠道,最好达到村村通户的地步,但接中稻谷她确实不擅长的,所以还是交给司农部去钻研吧。
于是,她命令袁汉今年多招人加修一条水利,还画了省时省力的手工工具给他,之后便是施肥大概的材料。
至于分配问题,她已经选择开荒缓解分配问题,至于原先就已经被官宦占据的地方,等她完成大业就要开始完全调整内部了。
容铮很清楚燕国现在大小都得靠一些宗族和士族大家族来维持统治,这中借力打力的行为在她看来是极其不保障的,倒不如让她来直接掌管。
而她来掌管就必须培养新规章下的官员,才能起到更有效的管理作用。这最好解决的便是交通方便和促进人口流动,打破各地百年长期垄断的势力。
同时被容铮命为卫国大臣的遣燕使,完全被容铮收买了,她暗地让燕儿派人去接这些人的家人,接不过来的就丢在燕地的特区,那些地方只听燕人的话,所以卫国是不敢轻举妄动的。
此举成功让这些卫国大臣的家眷来到了燕地。
卫国大臣的投靠,在卫国看来是背叛,等他们派人去擒拿卫国大臣的家人时,却发现卫国大臣家里搬的连一直耗子都剩下。
与此同时,燕国也以卫国违反国与国之间的贸易契约,再与即将要和燕国开战的舆国勾结在一起的理由,对与舆为盟的卫也进行了自卫反击。
卫国国主宋阔得知自己被燕国下了宣战书,他顿时懵了,这跟他设想的好像有哪里不一样。
怎么这一代的燕帝如此的蛮横无理,不仅无视他卫国的地域优势作用,还敢直接以一国之力共同对抗两大国和诸小国的同盟。
燕国此举简直是以卵击石,不自量力。
于是,宋阔也不犹豫了直接倒向舆国,宣布与舆国国主拓跋庆全方面结为联盟共同抗燕,并且不准民间再和燕人做生意,否则发现一个杀一个人。
这个举措不仅得罪了容铮,还堵死了卫国百姓们的生计。
其中就发生了一件令卫国民间最气愤的事情,那就是卫国爱国商人乐善好施,为了胡人们,他倾家荡产卖了十吨土豆发给附近镇子的灾民充饥,却没想到被当地官员举报,说他娶燕女为妻,生了半个燕子,于是将他下狱打死了。
而这位商人的妻和子悲愤欲绝,他们散尽家财,希望卫国民间义士为夫报仇,结果这对母子一呼百应,让上万灾民团结起来,攻破了当地县城,杀死了当地害死商人的官员,然后算是报答了商人的恩情。
而商人的妻儿看见灾民为夫,为父报仇了,一对母子就大庭广众地撞死在灾民眼前,死前还说了来世不愿为胡人,因为胡人如狗羊不被人重视,简直是生不如死。
这个凄凉的一家三口成为了□□,点起了卫国胡人们的求生欲,和心中的怨恨。
很快卫国边境少民刚被平息了□□,卫国内地又再度引发了十万人的□□,这次不是因为没有粮食,而是为了卫国胡人自己战斗。
于是卫国内部一场以为胡人而战的旗号打响后,几乎是一呼百应,各地宗族势力纷纷加入反当今国主的大队去了。
并且要求释放前上君宋兆,结果第二天宋兆就被宋洺吊死在府内。
此事被胡人们知道后,他们心里最后一点希望也被掐灭了。
最后在商讨的一个晚上,胡人们还没行动起来,卫国的军队就开始行动起来,互相调动,甚至还有舆军进国的情景。
胡人们还以为这些人是来抓他们的,结果,卫军和舆军联合在一起去了边境,并且才过了一上午,胡人们听说早上去的那只两国军队全军覆没了。
总共是五千人,听说是为了攻击燕国在北岛设置的海禁障碍线,结果还没遇到北岛容王旧部的水军,附近埋伏了一股没有带□□和弓箭的燕军,总共三百人,他们身上都是断刃,而且背着一个个铁桶也不知道是什么。
可等之后开战,他们才知道这是燕人新发明的天拿命大炮,这时已经不是跟舆军说的那样用手扔的,从天上炸下来,而是直接用一个铁桶将天拿命炮弹弹起来,炸到他们人群堆里,有些幸运蹲在石头后,石头也瞬间开花了,直接将躲在后面的舆卫同盟军给炸死了。
这一死就是死一窝。
燕国也还没完全开战,舆卫同盟军擅自行动反而损失了五千人,这个开战的理由又让燕国多了一个。
燕国百姓听说舆卫同盟军十分无耻,他们大燕还没开战,他们就迫不及待地搞小动作了。
燕军们听说时,他们也聚在一起十分气愤,一个个气得睡不着,天天跟上官请求出战,连上官们都纷纷憋住一口气想出手,可陛下的命令还没下来。他们怎么敢!
于是燕国上下所有人都在憋着一口怒气,等待反击。
容铮得知此事后,她问葛秋:“今年的布已经达到全体燕军能够都穿上朕的防卫服吗?”
葛秋顿时惊骇不已,其实他是对陛下大出口而感到惊骇,那些轻钢防卫服每套重三十斤,而且透气,甚至可以达到铜墙铁壁的程度。
只要穿上防卫服,估计宛如神打上身一样刀枪不入。
可陛下却想要六十万将士都穿上防卫服,这可是舆国卫国现有铁量都达不到的标准,更别说轻钢防卫服了。也不知道陛下是如何让袁汉能将卫国送来的半成铁熔炼成轻钢的。
容铮之前教了个办法让袁汉协助炼钢的匠师去碳化,高炼钢铁,本以为一下能成功出来铁,结果她发现卫国那帮人给的铁水杂质太多了。所以按照她的办法练出来的钢结果少了一半。
也就五千多件防卫服,本来她的预算是一万件防卫服的。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