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调兵遣将-《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


    第(3/3)页

    顺便说一句,国难戏班早在年前就到了徐州,并且已经在徐州各镇的军营之中巡回演出将近两个月之久。

    国难戏班几乎就没休息过。

    金声桓自打看过一次戏后,便立刻喜欢上了。

    不光喜欢国难戏班的演出,更喜欢戏班中的李香君小娘子。

    “国难戏班?”崇祯的目光就像一柄利剑刺进金声桓的眼睛,又道,“你喜欢的真是国难戏班的演出吗?”

    金声桓顿时心头一凛,难道说圣上他也……

    是了,自从甲申国难,圣上就中宫匮乏,这个也是人之常情。

    于是,金声桓就被自己的脑补吓了一跳,赶紧改口说:“如果不方便,就算了。”

    阮大铖闻言便松口气,又可怜巴巴的看着崇祯,心说,算了,圣上你快说算了。

    然而,让阮大铖失望的是,崇祯却说道:“倒也没什么不方便,只是有一样,你必须得保证戏班的安全!”

    崇祯说这话,就只是关心。

    因为国难戏班的宣传已经产生巨大反响。

    所以,崇祯是真不希望宣教科这张王牌有个什么好歹。

    但是金声桓却越发的坐实了自己的判断,当即恭声说:“臣领旨!臣就是拼着自己性命不要,也誓要保证戏班的安全!”

    “好,如此尔等可以速去。”崇祯沉声道。

    “臣等告退!”马化豹三人拱手一揖离开。

    从马化豹三人身上收回目光,崇祯又扭头问高起潜道:“高伴伴,朕交给你的任务完成得怎样了?大号孔明灯做好了吗?”

    高起潜忙道:“回万岁爷的话,已然做好。”

    “好。”崇祯欣然点头,又道,“走,一起瞧瞧去。”

    当下崇祯便带着一众文官武将以及几十个士子长来到行在的后院。

    高起潜整个人激动得什么似的,带着几十个小太监从库房里搬出来一个巨大的用油毡布包裹着的大包裹。

    打开油毡布,里边装的是丝绸。

    高起潜一脸谄媚的说:“万岁爷,这是奴婢托国舅爷从苏州采买的最上等的轻纱,极薄极轻却又极坚韧,最适合用来制作万岁爷说的孔明灯。”

    说话间,小太监们已经展开丝绸。

    /129/129555/31248632.html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