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意识形态-《类脑体》


    第(2/3)页

    “会费倒也不多。”祁旻放下账单,从沙发上站起来,“问题是,参加这种工会有用么?他们应该没有空闲为了几个会员,去跟少数族裔的个体经营者谈判吧?”

    “要谈判涨薪不太现实,但至少可以使人免于失去工作。”安东有些无奈地说道,“工会有各种麻烦事,然而这是资本主义社会给无产阶级放开的保险机制。不过从另一方面,工会也是消解无产阶级革命性的有力手段。”

    “对于普通人而言,还是活下去比较重要。”祁旻感慨了一句。

    “说真的,旻,你为什么不去在学校找一个兼职,然后参加学校的工会呢?”安东突然提到,“即使在研究生工资方面涨不了钱,你或许也能争取到更好的医疗保险。”

    祁旻想了想,其实她也听说过有人这么操作,但找个兼职实在是太麻烦了:“我可能没时间……而且我现在的医疗保险也差不多够用了。”

    “医疗保险还有够用的时候?”安东惊讶地说,“你怕不是没生过病吧?哦,也对,你的确有可能没在这边生过病。有很多人嫌贵不去看病,最后小病拖成大病的。”16 

    “但我可以回国看病。”祁旻无所谓地解释道。

    这个回答如意料之中地让安东沉默了两秒,而后他以一种仿佛是在开玩笑的语气说道:“我也希望我能够‘回国’看病。”

    ————————————

    不过大概是要归功于选择了正确的工会,安东的收入情况一直都还稳定。而且他不像那些“美国佬”一样超前消费,把每一笔账都记得清清楚楚,就像传统的亚裔一样确保每时每刻都处于收支平衡的状态,因此才能拿着中餐快餐店外卖员的收入而过着看起来还算体面的日子。

    或许“像传统的亚裔”或许说明不了什么问题,鉴于安东是一个打算在空余时间读《资本论》的人,他受到消费主义的影响应该比一般的ABC都小得多。

    但关于祁旻到人家家里蹭饭的理由,与其说是读《资本论》倒不如说是微缩版的马列理论研讨小组。让祁旻感到意外的是,安东真的读过一些除《资本论》之外的原著和更新的理论文章,至少比不少在网上自称X左的键盘政治爱好者都要强。换句话说,他之所以到现在才开始决定读《资本论》,只是出于对大长书的天然恐惧觉得需要人带而已。

    “其实我不太明白,你以前读马恩的其他文章都是跟别人一起的?参加研讨小组之类的?”祁旻有些好奇地问道。

    “我上高中的时候有个朋友,是拉美裔……我原来都是跟他一起看这些书的。”安东解释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