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代课#-《类脑体》
第(2/3)页
——
不过一个小问题很快就来了。
星期五的时候,周晓姗女士对祁旻嘱咐了一下,她下周要在现实世界去新西伯利亚参加新超算机群的启动仪式——事实上也是同时替祁旻去了,因此下周的课可能要祁旻代一下儿。
这门课其实并不是周晓姗自己女士开的,她在类脑体公司都忙活不过来,就算有一个正教授职称,也没办法每学期上多少课。她这门课是和以前超算中心的其他三个老师一起开的,是一门通识性的前沿课程,每人讲四分之一个学期,下周刚好是周晓姗女士的第一节课。
这第一节课不去,未免有点儿说不过去。但是新西伯利亚的机群启动,她又必须得去:如果周晓姗女士不去而只让祁旻去,那机群并入类脑体时万一出了什么问题,就不说祁旻对计算机硬件几乎一窍不通的事儿,周晓姗女士在北京守着也没法进行快速切断急救——研发部的工作归祁旻管理,非常之纷繁复杂,即使类脑体的初始代码相当于是周晓姗女士帮她完全重写了一遍的,但短期内接手也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跟机群连入类脑体这种大事儿比起来,本科生课程当然也就不怎么值得一提了。而反正第一节课是介绍性的,祁旻觉得她稍微代一下应该也没什么关系。
只是说起要代本科生课程,祁旻免不了要想起来她的tenure申请的事情。当初她还是迫切地想要过五年审核拿到tenure的,但是类脑体获得成功之后第一是出于保密角度根本发不了文章,第二是她原本就不喜欢教课,有了类脑体之后就更没心思搞教学的事情,因此祁旻实际上既没有文章也没有教学,按理来说就是不可能过tenure的。
但是她搞出来类脑体,这件事儿本身就比中技大学的tenure价值高得多。因此校领导自然是希望能给她一个tenure糊弄过去,这样名义上传说中类脑体的创始人之一就是他们学校的老师了。不过当时祁旻直接没有同意,她拿tenure的那份工资没什么,但只是觉得名义上没有发文章也没有教课却拿到tenure,实在对于那些辛辛苦苦忙文章又忙教学的同事不公平。
因此祁旻在tenure track结束之后就离开了中技大学,相当于直接放弃了职称。而叶莲娜则干脆连博士学位都懒得回美国拿了——反正她的签证也下不来。
这两个事实常常让踏踏实实评上正教授的周晓姗女士感到头疼。祁旻空有博士学位也没有像样儿的文章,叶莲娜虽然有文章但却只有硕士学位(沿袭苏联时期的六年学制包含硕士学位),周晓姗女士原本想介绍她俩进超算中心安排个独立pi身份都安排不了,就只能各挂一个研究员的名号。好在这样仍然能安排出差报销什么的,似乎没什么影响。至于俄罗斯那边儿,她都是走中俄科技创新联合项目,也能拿那边儿的经费倒是没什么。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