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七章 伏波将军-《纵兵夺鼎》


    第(2/3)页

    燕氏军中近年因太学广募天下学子,甚至在幽冀诸郡以国库免除战死伤残者家中童子花销,故而识字率激增,这些在乡学、县学、郡学进学两三年的儒生在地方很难得到通往显贵的上升渠道,最终大多数都进入行伍,发挥所长。为了安置也是更好地利用他们,这些人中学识较好有学略之长的,便进入校尉部做佐吏;其中精通数算的,则去辅佐军粮官;至于学识一般的,便在曲部、屯部担任军吏。

    或许现在燕氏军中下级军官还不能保证没人都配有识字的幕僚,但每个屯都能有至少一个识字的军吏……也就是说,虽然燕北收到的战报大多数时候都是从各地统兵的将军发来,但那些将军收到的战报,往往是从屯将部发来的。

    更多的识字军吏、更好的制图斥候、更多更快的骏马,间接改变了燕氏军中除了麹义、张辽等战法高超的战将之外大部分统兵将军的战法,让他们由过去大规模集结兵马布阵而战逐渐转向小规模的袭扰战术转变。

    这事说不上好坏,但确实提升了校尉部将领独立作战的能力,减轻将军的负担。不过另一方面,也必不可少地使非战阵减员更加严重。

    比方说各部将军都不太好意思直接告诉燕北的事实……他们的部下都经常在行军袭扰时一个屯一个屯地迷路、走丢。

    不多时,听到燕北传唤的凉州军军吏跑了过来,当然没敢端着饭碗,只是恭恭敬敬地过来拜倒问道:“大王召属下有何事?”

    说是凉州军军吏,张嘴带着满口的冀州口音,燕北一听就乐了,挥手命人再去给他端来酒食,和颜悦色地问道:“不用害怕,你与我说来,金城战事怎么回事。”

    军吏有些紧张,道:“回大王,赵将军领兵自榆谷与敌军对峙,敌将阎行上午挑杀我军三将,下午赵将军出营连杀六将,敌众士气大溃退入榆谷,赵将军追击,所以马孟起将军从雪山带八千羌兵袭击金城后攻打榆谷,将数万叛军困在大小榆谷,这仗就赢了。”

    “等等,所以?”

    燕北皱着眉头,军吏的话确实挺让人热血沸腾的,谁能想到两边揣着十几万的兵马居然最后用阵前单挑这种白痴法子奠定胜负,这不是脑子有洞么?但最让燕北弄不明白的是军吏的叙事口吻。因为赵云连杀六将让敌军士气溃散而退进榆谷,‘所以’马超带兵从雪山打金城再打榆谷,把数万叛军围困在大小榆谷里?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