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山家祖祖辈辈都在青山村当农民,查起来也简单,除了山二郎之前沾赌的事,与寻常农家也没甚区别。 “大难不死么……”文县令看着今日在义诊摊上记下的字,一行行都是能有效缓解灾情的妙计,却出自一家平平无奇的农家三口。 跟着文县令到苍江县的侍卫瘦竹汇报完后,面上有些不解,“少爷,这山二郎以前好逸恶劳,烂赌成性,家里也一团糟,这样的人堪用吗?” “你少爷我在京都不也被人说是靠家荫的纨绔子弟吗?人云亦云,几分可信。”文县令笑得温和,却叫瘦竹哆嗦了一下,低下头不再多嘴。 “鬼门关上走过一圈的,有些变化也属于正常,何况眼下是用人之际,且将就着吧。” 文县令和侍卫谈论山家,着牛车上,一家三口也在谈论着文县令。 “这文县令人还不错啊,苍江县恢复得这样快,难得是位好官。”杜盈秋感叹了一句。 回头的山二郎和山桃对视一眼,默契地笑出了声,惹来杜盈秋的眼刀子。 山桃开口解释道,“娘,苍江县恢复得快,不是全是因为文县令能干,更多的是因为他有钱。朝廷赈灾的款项批复流程冗长,咱们不过一个下县之地,不会如此快。” “陶陶说的不错。光有钱还不够,高县令在此地经营三年,县衙说是自家后花园也不为过。短短数日,他能将旧人砍掉一大半,不怕得罪当地乡绅,不是愣头青就是来头不小。” 山二郎详尽分析几句,见杜盈秋转露担忧,又宽慰道,“为官有城府不是坏事,没城府的我还真不敢去任职。他缺人,我缺路,这是正好的事。” 山桃也抱住杜盈秋的胳膊,“娘那边的亲戚来了,隔着一堵墙定会生事,咱们到县里住一段时间正好,娘你就当散散心。” “行,左右呀,你们爷俩主意大,我就安心给你们管好后勤就是。”杜盈秋被打散了忧虑,搂住山桃重新露出笑颜。 回了家将牛车停好,就见着自家院子里乌泱泱一堆人,吵吵嚷嚷,走近一看,才发现一头是大房和王家人,另一头是杜氏带着杜翠竹夫妻俩。 “二房的回来了,这事儿啊还得听二房人夫妻俩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