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要我说,舅舅他们就接到我们那住。杜家的,要不安排到娘那边去。”金氏提议后,又看了眼杜盈秋,“你别怪嫂子话说得难听,你跟你娘家那般,何必再共处一个屋檐,娘好歹也是个长辈,娘家人来了该招待才是。” 亲戚不亲戚的,血缘再深也需要相处才是。 杜翠竹不满杜盈秋的婚事,可当初杜盈秋稀里糊涂被误了清白,她这个做娘的也没想着讨个公道,反而嫌丢人,着急忙慌地将杜盈秋嫁出去了,还帮着山家掩盖了这事。 这么多年,娃娃都长到五六岁了,也没来看过一眼,曾今杜盈秋回过娘家,却连门都没进去。 这些都是原主的苦楚,杜盈秋不予置评杜家人的做派,但要她心平气和地招待他们也不可能,“嫂子的话在理,我省得的。” “你娘不是自诩另两个女儿嫁得好吗?说不定也不会来咱们这儿。”金氏见杜盈秋清醒,安慰了一句,不再提杜家了。 村里和二房相近的,也就是之前和山桃上山抓住,和山二郎去县里救女的那些青壮人家,卷着铺盖来投宿,也不好意思占用客卧,都选择了大堂。 年轻气盛,虽遇着了天灾,但也并不悲观,喝着热水天南地北的闲聊起来。 “要说,这回多亏了孙大哥和山二,发现了堤坝修的不好让村长改河道,不然咱们村亏得更惨。” “可不是,就咱们最近的大河村,听说都淹死了好几个了,唉,造孽哦。” “当初咱们也该提醒下大河村的,远亲不如近邻......” 有人事后诸葛亮,立刻被其他人喷了一头唾沫,“你现在站着说话不腰疼,当时村长让村里出力改河道,有几个愿意的?远的不说,旁边的山三郎......还提醒大河村的,人家不骂你咒人就不错了。” “热水堵不住你们的嘴呢,一个个闹腾的。”孙叔见那两人有吵架的趋势,出面主持局面,一人兜了一巴掌,两个红着脖子的青壮立刻消停了。 山桃则直接端出了杀器,苦死人不偿命的驱寒草药汤,和之前改河道时给乡亲提供的一样,收个成本钱。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