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一边令镇守开封的种怀玉,加紧招降淮左地方守臣,一边则亲自带领大军,到达汝州。 以魏怀德,折洵等为前部,兵抵南阳。 之后秦军分赴各处水道,依照在开封所得之淮右图鉴,扫清汉水北岸各处水道之坞堡水寨。 在水陆要道,建寨数十,缓缓推进,目标直指樊城。 成武十四年夏末,夔州赵方部出川,与唐宋水军战于江上。。。。。。。。。 江善趁机出兵,做大举进击状,诱得南宋水军大集。 终于,在樊城东北潘龙洲,重创南宋水军。 实际上,不管有怎样的侨饰,这一战对于秦军来说,都可以说是一场败仗。 秦军仓促组建的水军,不堪一击,几乎全军覆没于此战当中。 不过,秦军水军只不过是诱饵。 这次江善下足了功夫,以突围之淮左义军,以及秦军水军为诱饵,将南宋水军主力诱至潘龙洲上。 以暗伏于岸的投炮,火油,以及天雷子轰之。 当是时,潘龙洲上雷音滚滚,火光冲天,当即焚毁南宋水军战船百余。 南宋水军在初时的混乱过后,终于四散开来。 南宋水军悍将张元,程明山等,率领所部登岸,虽然皆为秦军所杀,并无一人脱逃,却毁掉秦军投炮无数,并引燃了秦军储存之天雷子,让伏击之秦军,吃了一个大亏。 之后南宋水军残部,脱围而出,不顾伤亡惨重,逆水而上,连破秦军营寨五处,这才在两岸秦军攒射之下,狼狈逃回樊城。 这一战,秦军虽败尤胜,南宋水军虽胜尤败。 因为秦军虽然损伤不小,但战略目的已然达成,重创襄樊水军,为之后进攻襄樊,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而南宋水军,在这一战当中,虽然英勇之处,丝毫不逊色于秦军,并少有的打出了淮扬水军的威风。 但也不过是回光返照而已,失去了水军卫护,襄樊已去一臂,之后襄樊战场,只能任由秦军纵横往来,再无多少手段牵制于秦军了。 而秦军占据了潘龙洲等水路要道,也切断了淮左淮右的联系。襄樊已呈孤立之势。。。。。。。。。。 这一战下来,冬天将临,江善按捺住心中**,收兵回了汝州。 而淮左这个时候情形并不太好。经过初时国破家亡的伤感后,南宋守臣们好像一下恢复了过来,给种怀玉制造了太多的麻烦。 据城死守,与城同亡者,比比皆是。最难受的是,地方上义军蜂起勤王,战火处处,将淮左彻底烧成了烂摊子。 唯一出彩的可能就是南宋降臣,宿州防御使曹旭了。 这人给秦军又送上了一份大礼。 淮左水军兵马指挥副使严正臣为首的一众水军将领,江善闻之大喜,立命曹旭,严正臣等西来,以曹旭,严正臣为主。建秦军水师,与淮右水军相抗。 此消彼长,到了成武十五年,樊城之陷落,已然不可避免。 而在成武十四年的诸般战事当中,种怀玉等人,对江善也越发不满了起来。 种怀玉对着战火遍地的淮左,头疼欲裂,唯一可以用一用的水军降卒,还被江善一声令下。调去了襄樊战场。 照这样下去,平定淮左的功劳,也到不了他的手上,肯定又是江善攻下襄樊大城之后。回军时顺手的事情了。 种燧在后边儿劳心费力,从领兵大将,到大军留后,已经够憋屈了,但江善叙功文书上,对他连提都没提。 魏怀德率军在潘龙洲一战当中。出尽了力气。 但最终,江善却斥责他领兵无方,致使南宋水军脱逃不说,还让军兵损伤惨重云云,并以守寨不力事,当即斩了魏怀德心腹将领吕靖。 魏怀德大怒之下,跟江善争辩,差点挨了军棍,回到汝州之后,连累带气,又病倒在了卧榻之上。 折洵位不如魏怀德,却领了潘龙洲一战首功,江善上书保举其为大军副将,以代屡次战事失利之魏怀德。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