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几天后,百味斋没了米饭和馒头免费吃的活动,生意就渐渐稳定下来。 姜宁也带着孩子们和陆四在百味斋的后院住了下来,不用每天来回跑了。 陆家村的房子姜宁托付给了王大娘,给了王大娘些报酬,让她帮忙看着点。 至于陆长耕能不能凭借私塾的事情当上村长,姜宁也让王大娘留心了。 她现在忙着另一件事情。 “咱们也要做盒子饭了!” 姜宁是不知道的,其他人都以为姜宁知道,还是有客人在铺子里问了,孙良想着问一嘴,才知道姜宁不知道这东西。 盒子饭跟现代的盒饭外卖差不多,不过没有专门的外卖员,都是店里小厮辛苦送的。 几个菜品都是固定的,几素几荤,通常是不带米饭的。 如果有想吃的就提前说单独加菜,县城里有不少饭馆做这个生意。 尤其是一些大酒楼,凭着这个盒子饭能挣不少,挣的都是大户人家的钱。 说起这个,也是有原因的。 大户人家的妾室庶子都是靠府中月例生活,尤其是妾室,偶尔有想打牙祭的,又不能出来,这盒子饭就是首选。 不过摆在姜宁面前最大的问题就是人员安排,说白了还是人少。 百味斋目前一共有三个跑堂的,孙良孙实和陆平,大厅一共八桌,楼上四个单间,按理说三人是能忙得过来的 主要是之前开业的活动,来的人太多,从上菜到收拾桌子,三个人忙不清,甚至有不少人是站着吃的。 大家来吃饭的目的很明确,那就是为了饭,菜上齐了扒着米饭埋头苦吃,一个人最多二十来分钟就吃完了。 不像是平常,还能边吃边说,吃完还能喝会茶说会话。 可当时不行,你吃完了,后面的食客催着你走,半个小时就换波新食客,当时加上陆四,一共四个人都忙不过来。 现在客流量稳定了,三个人只有个别时候抓点紧,姜宁想着若是要腾出一人应该是可以的,但是腾谁呢? 姜宁喜欢把事情摊开说,所以直接问了三个人的意见。 “咱们要做盒子饭,就得有个人出去跑送餐,你们看谁想去。” “出去给人送饭,铺子里的其他活还得做,月例我照常开,但是送盒子饭的话,送一份给两文钱的辛苦费。” 听说还能多挣钱三个人都动心了,尤其是孙实和孙良。 孙良还得养家糊口,他知道掌柜的三个孩子能读书后,想着自己孩子也能去读书呢,而且他们现在才一个孩子,他跟芳娘都想着再生一个呢。 第(1/3)页